全部活動報導

客家產業經濟專題——柿子

         新埔鎮位於新竹縣近山的丘陵地帶,自古是原住民泰雅族與道卡斯族的狩獵與活動範圍,直至清治時期雍正三年(1725年)才逐漸有漢人進入此地開墾的紀錄,且大都為來自廣東的客家人(連文希,197313)。因為清政府允許竹塹的墾號進入當地開發,新埔當地的土地利用開始轉換成為客家人所使用,間接使得這塊土地變成客家人的大本營(陳彥羽,201136)。
  而新埔鎮的聚落與產業發展有賴於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因爲其丘陵地形與土壤層內礫石層不易保水的特性,造成降雨後雨水來不及匯集成民生用水,就會匯入一旁的鳳山溪或直接滲入地下(塗明寬,1990)。因此當地的農業發展均以種植耐旱的果樹為主,如柿樹、高接梨、柑橘等(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1998200-224)。
  另一項因素是吹向當地的東北季風。新埔鎮北有湖口台地、西南向有丘陵地帶,而東南方向有山岳地帶,形成一個所謂「畚箕嘴」的山谷地形,故每年九月的東北季風吹至此風力會更加劇烈,適合發展製造過程中需要風乾的特色產品,如柿餅、米粉、仙草(陳彥羽,201136)。而這股強勁的風也被稱為「九降風」(高拱錢、周元文,2004)。新埔鎮的柿餅產業就是在這樣的人文與地理條件成行,發展至今在當地已經有超過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了,也是新埔客家人的重要經濟命脈。
                                                            

  然而,隨著都市化與新興柿餅生產設備的出現,再加上中國大陸低成本柿餅的競爭,新埔的柿餅產業不再具備優勢條件,加工廠房紛紛倒閉,淪為當地的「夕陽產業」。「新埔柿餅」也逐漸淡忘在世人的印象之中。那麼,新埔柿餅是何以東山再起,又是如何再次將新埔這個地理空間與柿餅產業再次扣連?
  西元1970年,臺灣出現一篇名為「臺灣的水果」的報導,主要是介紹全臺各地水果的產地。而當時新埔的定位是盛產椪柑與李子,並非柿子。之後1980年代,政府推出「一鄉一特色」來發展在地特色產業,新埔依然不是柿子,而是香菇(賴守城、涂昭樺,201054-55)。所以,當時政府的政策並不是讓新埔柿餅產業再現風範的幕後推手,那這幕後推手又是誰呢?
  這劇烈的轉變源自於1990年代,當時正值新埔柿餅產業面臨到來自中國大陸廉價柿餅的進口。新埔的在地柿農為了抵制而組成了自發性的自救會組織,因而引起了媒體的注意,開始爭相報導(賴守城、涂昭樺,201054-55)。至此,新聞媒體不只是關注這起抗爭,更是去挖掘存在新埔這個小鎮背後的產業文化與故事,使新埔與柿餅產業再次扣連,再次出現在大眾的目光與討論中。而新埔柿餅之所以能夠再次成功,除了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更是因為新埔柿餅產業發揮了其在社會文化與行銷/經濟兩大面向中詮釋了特產的意義(賴守城,2009)。
  現在,想去體驗道地的新埔柿餅文化非常容易,只要動身前往位於新埔鎮的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就可以實現。可愛又活潑的柿餅婆婆會帶著大家一步步了解柿餅的製作過程,學習柿餅的文化知識!
                                                               


參考資料:
高拱錢、周元文(2004)。臺灣府治,第7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陳彥羽(2010)。關鍵網絡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以新埔鎮旱坑里柿餅文化產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連文希(1971)。客家入墾臺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223期:1-32
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1998)。新埔鎮誌。新埔鎮: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
塗明寬、陳文政(1990)。中壢[地質圖幅及說明書1/ 50,000]。臺北縣: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賴守城(2009)。地方特產、食物品質與鄉村發展:邁向文化經濟典範的臺灣食品特產。臺灣鄉村研究9108-120
賴守城、涂昭樺(2010)。文化經濟體制下的農會推廣人員:以新埔柿餅節的籌劃辦理為例。農業推廣學報27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