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仙草的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0年代之前、1990-2000年、2001年之後至今,以下將三個階段分別敘述:
- 1990年代之前
一直到了1980年代開始,報紙首次提到了關西仙草,並說明關西是臺灣三大仙草產地之一。如1982年8月24日《民生報》所刊登的內容:
目前本省仙草的三大產地,在新竹關西、苗栗三義、嘉義三界埔一帶。三界埔方面的仙草因地屬熱帶,生長速度之快遠超過關西、三義,不過也吃虧在這點上,動輒四、五尺,批發價卻只關西、三義的一半。【1982-08-24/民生報/12版/副刊】
而後,在1986年,政府開始堆動「一鄉一特色」來推廣全臺各地在地的農業特色產品。如同新埔柿子一樣,關西一開始所主打的農作物是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柑橘與香菇,而非仙草。不過因為三年後關西農會取得新的仙草加工技術,使得關西農會可以將仙草加工成更多樣化的產品,進而大量向當地仙草農收購(1989-10-13)。經濟日報,18版/地方商業。這關鍵性的轉變,使得關西將農業特色產品定調為仙草,也就是關西仙草這個概念的雛形。
- 1990-2000年
近年來新竹大街小巷常可看到賣燒仙草的攤子,成長速度僅次於檳榔攤, 有的生意非常好,好到老闆從開店到歇業都找不到時間休息。【1993-03-25/經濟日報/19版】
這種新興的飲用方式出現,仙草不再只是用來消暑解渴的夏季產品,變成在冬天也能是暖心顧胃的好選擇,囊括一年四季的消費市場頓時讓仙草的需求大增。
規模化的仙草加工食品與唾手可得的街邊小吃並不是關西農會推廣在地仙草的經營模式。他們強調來自關西的仙草,注重仙草的來源,且將仙草與料理結合,例如仙草雞、仙草排骨湯等,並將其詮釋為關西特有的飲食文化(張瓊月,2015)。然而,如此的經營方式依然沒有為關西仙草帶來明顯的改變與品牌效益,這個狀況一直要到了千禧年之後才有所改善。
- 2001年之後至今
參考資料:
陳冠丞(2014)。現代性下的灶腳味─臺灣傳統小吃攤場所精神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月(2015)。地方特色食物的構築與維繫:以關西仙草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臺北:揚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