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報導

臺灣客家流行音樂

臺灣客家流行音樂

  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社會形式的表現方式,也是人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樣態。透過觀察音樂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可以區辨出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音樂風格、詮釋方式與特殊偏好(王俐容,2010:161-162)。隨著客家族群與客家文化概念的逐步建構,包含在內的客家音樂之雛形也日見明朗。

  早期大眾對於客家音樂的想像,不外乎就是客家說唱、山歌與小調。然而,受到工商業興起與大眾流行文化等影響,在西元1980年代開始,客家音樂結合了當代音樂的表演形式來創作,以吳盛智的「我是客家人」、塗敏恆的「客家本色」、林子淵的「細妹仔恁靚」揭起了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的序幕。

圖片說明:塗敏恆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不過,打開自己的音樂清單,或是搜索知名影音平台與時下熱門的音樂程式,大多都是以華語、外語創作的音樂佔據版面,閩南語音樂也有不少篇幅,為何同為臺灣方言的客語音樂卻寥寥無幾,似乎一定要到特定的頻道、地點,甚至是時間才能聽到,客家音樂曾經的風光為何消逝地如此快速,又為何大眾看似不愛客家音樂呢?

  即便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前仆後繼地投入創作,例如林生祥、陳永淘、謝宇威、湯運煥、劉劭希等;政府部門文化相關的鼓勵政策,如西元2004年新聞局主辦的原創母語歌曲大賽;客家電視台的大力推廣與支持,似乎也無法改變客家流行音樂只是小眾(市場機制)、需要協助的襁褓(政府援助),依附在音樂強勢主流文化(華語、閩南語)。

圖片說明:林生祥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另一方面,客家流行音樂中所傳達的文化經驗與族群特徵,例如對於過去生活的緬懷,農耕時代的客家經驗;保守又熱情好客的純樸特質等,描繪了過去與當代的客家族群輪廓。此舉有助於強化族人對於客家的族群認同連結感,卻也無形地劃地自限,排除其他族群與之產生共鳴,這也是客家流行音樂不容易打入主流市場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客家流行音樂的定位尚未清楚界定,存在世代間的認知問題。老一輩的客家族群認為,客家山歌才是正統的客家流行音樂;年輕一代的認為,客家流行音樂老土,並不怎麼喜歡;而客家專家學者又認為,採茶戲、唱山歌更能代表客家文化(王俐容,2010:170)。

  總而言之,客家流行音樂確實地透過其自身的價值,展現族群的文化特徵外,也對於土地的情感、族群共同記憶、文化界線與認同歸屬產生強烈的連結。然而內部的挑戰,諸如世代、學界或是大眾對於其的定位與定義尚未取得共識;外部的挑戰,例如市場機制的自然淘汰、依賴政府或其他單位的長期援助,以及強勢文化的壓迫佔據,都是考驗著客家流行音樂未來發展的走向。

  雖是如此,客家流行音樂其文化與藝術的價值也不會因此而受到質疑。近些年來,也愈來愈多其他族群的聽眾也紛紛加入客家流行音樂的行列。正因為其所處的複雜且多變的環境中,客家流行音樂正走向一個更加多元豐富的全新樣貌。


參考資料:
王俐容、楊蕙嘉,2010。〈當代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國家與社會》,第8期,頁157-199。
許馨文,2019。〈導言:臺灣客家音樂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全球客家研究》,第12期,頁38-68
楊淑菁,2004。〈客家音樂與舞蹈〉。《臺灣戲專學刊》,第9期,頁333-346。
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2007。〈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4期,頁165-192。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